跨越年齡,重新認識阿公阿嬤和自己
「老了是什麼樣子?」
「阿公阿嬤也有年輕的時候啊?」
「阿公阿嬤整天都在做什麼?嗯?不知道。」
對於十幾、二十幾歲的人來說,「老」是一件極度遙遠甚至不真實的想像,要活好幾倍的時間才會開始變老,彷彿這輩子都老不了。即使小時候跟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相處,他們似乎只是以某一種角色存在,本來就老。「老化」、「高齡」與我們無關,也與我們的父母無關。
近年來新聞瘋狂報導所謂高齡化社會的問題,就和所有政治問題一樣遙遠。即使發生在自己家裡,父母、姑姑、叔叔會承擔一切問題,我們只需要跟阿公阿嬤問好、一起吃飯、拿紅包、回應一些他們發起的話題。好像幾十年後才需要擔心高齡問題。
進了大學後,接觸的事物多了,開始想了解自己、自己從哪裡來、自己的根。自然而然,想到了爸媽,以及爸媽的爸媽。想知道他們從哪裡來,有什麼樣的人生,曾經過什麼樣的生活。但同時隨著我們漸漸長大,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一個一個生病,開始需要人照護,也開始失去他們。才逐漸隱約感受到,「老」是怎麼一回事。
學校正好開了一系列高齡的課程,一些同學一起去修了課。第一學期的課程確實打開了我們對高齡問題的理解。過去我們知道高齡牽涉某些問題,模糊地把老人和負擔或其他負面的描述聯想在一起。
連阿公阿嬤也這麼自我認定。「阿嬤沒有用了,你們不用管我。」真的沒用嗎?一個人的存在價值,跟「有沒有用」、「有多少工作能力」、「能不能賺錢」是什麼樣的關聯?阿公阿嬤對我、對我的爸媽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人,但為什麼我們對老人們存在這麼深的偏見?到底什麼是重要的價值?
在「老化失智之人文社會關懷」的課程中,同學們都必須製作生命故事書,描述阿公阿嬤的生命歷程。因為製作生命故事書,有機會訪問阿公阿嬤,翻出好多以前的舊照片。他們講了好多以前的故事,幾十年前了,還是非常生動。
突然間,整個大家族都活了起來,往事把大家的感情重新串連,除了阿公阿嬤,其他人也搶著講故事、補脈絡。聽家人們講述出生前的事,我個人的歷史感變得深刻,對自己的也有更豐富地了解。
在這個過程中,最有意義的地方是第一次真正認識了阿公阿嬤,了解了他們是什麼樣子的人,開始熟悉他們的性格和個性。
「透過製作生命故事書的過程中,讓我開始思考許多問題。看著老照片,我可以立刻感受到阿公阿嬤成長的年代和我們有多大不同。從訪談的內容中,可以去理解他們的生命故事,許多對那年代的困惑和代間的迷思一一找到解答。」
過去他們說的話、做的事情、有的反應,有時會讓我們困惑,但也不會去深究,只單純認定,「他們大概就是這樣的人吧!」
「我學習到要理解一個人,應該要去了解其背後的故事,個體的發展歷程,而非只看到最後『整合過』的。這讓我對『關懷』有了不同的想法,過去我們常把愛和關懷做連結,但現在我認為『關懷的基礎始於理解』,徒有愛,卻缺乏理解,是無法真的做到關懷。」
認識了他們,才真正了解了他們的行為。也才了解我愛他們,是在愛什麼樣的人。
「年輕世代常不解為何老一輩會有這些想法,覺得既落伍又頑固。因此,代間衝突不停地發生,想要在思想爭個高下,拚個誰對誰錯。但經過這次的訪談後,我覺得有時一些議題真無對錯之分,不同時代成長背景不同,在思考同一件事物上當然會有不同的看法。例如,許多年輕世代會質疑『讀書是否真的重要』,認為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更加重要。但對於阿公阿嬤那個年代來說,能夠讀書就是件幸運的事,多少人想念卻沒錢或能力念。我問阿公,他覺得讀書是否是個翻轉社會地位的一大途徑?他堅定的回答,是。在那年代中,真的有許多人透過念書能夠跨越社會階級的阻礙,改變整個家庭甚至整家族的命運。」
一個學期後,老化對我們來說是真實的問題了。可以理解為什麼這個議題充斥媒體和任何討論平台。特別對於大眾因為不理解而產生的錯誤偏見和歧視,感到憂心和不捨。不只年輕人,普遍大眾對「老」的概念陌生,也對長者的內心世界太不了解。但只要有機會接觸,價值觀能夠很快地轉換。
「對於種種的死亡,我們最終會走向那一條路?」
「而我們又會是以怎麼樣的姿態去面對死亡?」
「如果我想要的是最幸福的死亡,我也希望身邊的人可以是他們想要最幸福的死亡方式,那麼我們現在又該做些甚麼努力?」
高齡議題的思考,漸漸地不只是針對阿公阿嬤這一輩,也適用在和父母之間,或甚至自己的未來。也許沒有一個立即的解答,但這些問題,在未來的路上,將作為自我人生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