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一個樂齡的未來】

如果,我們能成為改變的力量

時光流嬗,又是榕果在雨中紛然落地的季節。
大二下修習生物倫理學時,記得老師第一堂課放映的影片片段:國外的一項高齡照護方案,讓幼稚園的孩子們與高齡長輩生活並進行互動,那一幕鮮豔的笑響與銀髮的熠光相互輝映。情節記憶在瞬間觸發,我想起過去外公在安養院的模樣,氣味與光線跟眼前的場景截然相異。慌亂地擦去淚水,然而幾乎是同一刻,腦中浮現另一個聲音:「如果我們能夠提出明確的計畫與想法改善我曾見的景象呢?如果我們能夠成為主動改變的力量呢?」
經過一個學期的實作課程,同學們將最初理想的設計提案,逐步實現成能夠實際體驗的產品。這次,陽明大學將同學的創意,帶到了天母白屋,與在地的居民一同分享交流。

那一學期的課程中,我們除了認識生物倫理學與自主權等課題,也初探了認知發展與高齡心智的科學與哲學。參訪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與聆聽相關課題的講座,也讓我們更深入了解高齡照護。在期末前,更透過小組討論的方式提出了不同面向的高齡認知增強創意照護方案。我們試圖在提案中融入高齡友善的想法,也在資料查詢的過程中接觸到了Stanford Design Challenge的競賽內容,並由於擔任課程助教,在工作會議時介紹健康在地安老的高齡友善機構,而得以認識在地安老的更多面向。老年,在學習的進程中逐漸真實,或許仍舊懷抱著對於生命脆弱與無常的不確定,但能夠看見這麼多人為了改善高齡生活的品質而盡心努力,某種程度上給了自己足夠的勇氣接納挑戰,嚥下原本的猶豫,決定參加高齡認知增強計畫的系列課程。

我們從零開始,一步步把這個構想實踐

坦白言,夾在大三上繁重的課業和實驗中,這兩門課程確實不輕鬆。除了Innovating Aging in Place的計畫創意發想外,認知增強的設計與應用更需要深厚的學理基礎。我們這組提出一個輔助在地安老生活的手機應用程式設計,並將之命名為「PETronus伴你樂活」:結合寵物(pet)與守護者(patronus)的意涵,希望能夠為獨居長輩營造周全、完善、安全、有品質的生活。利用電子寵物概念app模擬社會互動的設計,主動關懷並輔助長輩起居。服務內容包括健康照護、安全救護、聯繫陪伴、與定時提醒,增進長輩在地安老生活的便利性。

這兩門課程另一個特點是課程大綱是由各個小組擬定,這讓我們仔細思考會需要什麼資源與幫助而主動向外探索。與老師或專業人士們溝通,讓我們更了解最初設計有什麼盲點、應該如何改進。此外,認知訓練課程與共同課的設計也有賴老師與助教們的辛苦規劃,讓不同系級的同學們得以分享彼此的創意。在課程中接觸了許多原本不熟悉的領域:基礎的腦科學、高齡照護、產品設計……等,都需要我們投入時間與心力學習。EEG課程還有最初的幾堂導論讓我們能思考如何將課程所學融入提案內容,認知訓練與測試之間的關聯與是否能達到遷移效果也成為規劃產品設計的重點。

將我們的想法轉化為實體是一個漫長的歷程。從零開始發想提案、逐步規劃產品雛形、構思產品使用細節,到參加Stanford Design Challenge的初審與全球大賽的提案投稿……雖然一直覺得沒有preliminary testing results是心中的遺憾,也讓整體作品的完成度顯得不夠成熟,但從無到有想出完整的產品設計,需要好多的induction和意見溝通才能夠完成。虔敬地感謝老師與助教們時常關心我們設計的動態並給予建議與支援,也謝謝一起努力的partners:感謝青樺最初提出這個想法、感謝曉萱在期初督促大家一起想出產品規劃、感謝瑋哲畫出介面的整體設計、也感謝維思認真地尋求師資外援,真的很謝謝每個人的努力。有些生活失重的時候會格外焦慮疲憊,但因為身邊每個人認真的模樣,提醒著自己要堅持原本的熱情和滿滿的能量,努力實踐。

在天母白屋的公開展覽,讓我們轉換到使用者的角度,重新檢視、也重新檢討產品設計。從開場表演到各組產品的講解和互動遊戲的設計,我們努力地思考每個環節,希望引起觀者的興趣與共鳴。那天所得的回饋意見對於我們而言彌足珍貴,謝謝大家願意花時間聆聽我們的講解、參與我們設計的小小闖關活動,並提出許多珍貴的建議。或許正如同逸翔寫的:「一個產品的設計,事前不管是以你的角度,或是以一整個團隊的角度去考慮各種細節,最終都還是得回到以『人』、以『使用者』為本的方向,作一個收束。」真正拋出我們的設計讓大家共同檢視,才讓我們有機會反思最初的設計應該如何改善。

「斷了線的珍珠怎麼接,失落的音符怎麼唱?」我們依舊無法解答生命的疑謎,也無法精確量度在翻轉高齡生活的浪潮中,我們所付出的微薄心力是怎樣如涓滴之水,但我們習得了探索與改變的可能。在很久以後回想時,會記得冬季冷涼的空氣裡有幾絲疏落的陽光灑下的午後:那天結束了在天母白屋的展覽後,才意識到旅途將至終程;然而,這或許會是下一趟旅程的緒端。

推動高齡友善除了公眾意識的凝聚,也需要社經結構的改變與應對,建立軟硬體的配套措施。在這一系列的課程中,我們透過老師們教學的軌跡綰合了科學與哲學,並將之應用於高齡生活的增進與改善。謝謝每位老師的指導,也感謝每一位用心籌畫與安排高齡心智系列課程的人們,一整學期的課程於我們而言,是不可思議的成長與豐碩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