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芝社區對話與踏查
撰文 / 國立陽明大學 醫學系學生
| 活動時間:2018年03月17日
| 活動地點:三芝福成社區、三芝智成堂、龍巖
| 活動目的:帶領照護科技與高齡社會之課程學生,透過社區參訪學習利用人文帶動觀光產業。
在福成活動中心的一個上午,迎接我們的、主持活動的、協助場布的,主要只有兩種年齡層:高齡人士和孩童。這讓年輕的女老師在人群中顯得格外出眾。三芝社區,被稱為“高齡社區”,面對著年輕一代的匱乏。然而,與我的想像不同的是,此處的科技鏈及活力生機非但沒有隨著這一匱乏而殆盡,反而顯得更加蓬勃。意識到高齡問題的社區攜手合作,展現了團結及樂觀的色彩。說是高齡老人,他們收拾起桌椅,比我還幹練;說是孩童,他們參與於互助之中,比我更加自發。以年齡來界定生活形態,早已不符合現今的光景。但,這畢竟是福成社區最樂觀、最積極的一面。在理事長的簡報之中,仍有百無聊賴、孤獨寂寞的老人,也有行動不便、生活困難的集體。我認為,這群人才是需要我們服務的對象。
左:授課老師-嚴如玉老師;右:鄭國賢理事長
鄭理事長介紹「魚菜共生」之概念
伴隨高齡化而來的社會需求,造就了龍巖的發展。然而,在此處,科技產品與傳統思想的碰撞是否真的可以撫平?龍巖儼然是一個商場,有美食街、有兒童遊樂中心,更有金碧輝煌的設計。解說員用“商品”代指牌位及墓園,用推銷的口吻將公司設計精闢之處娓娓道來。安葬從傳統的“入土為安、思念故人”,轉變成用金錢砌成的“儀式”企業。解說員的講解起初讓我有些不適。大概是受傳統觀念的影響,我認為“祭奠”一事神聖不可輕蔑,更不應與商業畫上等號。但,轉念一想,在親人逝去之後,除了盡可能給他們“更好的歸宿”,存活下來的人又有什麼方法能來表達對於他們最後的愛惜與尊重?然而,這些講究人情的傳統,在商業化的同時,真的不會變味了嗎?
高齡社會並非一定如想像中的保守。會有些高齡人士只相信 “入土為安”,或是更喜歡到“洗衫窟”洗衣,但,也有高齡人士像理事長般,提倡科技創新,甚至進步到可以提出且實踐“視訊醫療”及“魚菜共生”的概念。但,人情味究竟要如何與科技融合?在龍巖中有個樓層被取名為“無瑕”。在那裡,是一片潔淨的亮白。從升降梯出來,會看到九根柱子及設計成萬花筒狀的四壁。解說員說,繞著柱子轉圈,會讓人有種回到過去的感覺。這就是科技中的“人情味”。但曾幾何時,我們需要精美的環境來引發我們的追思?我更認同的是:這個環境為存活的人帶來心靈上的寧靜。畢竟,殯葬事業服務的不是逝去的人,而是存活的人們。這或許也是一種人情味吧!將哀思寄託於科技之中。但,這究竟是傳統的“變味”,還是“進步”,判斷起來可就因人而異了。
龍巖-「記憶萬花筒」
福成社區的發展也講究企業化。一切按照規矩來,一切向著科技走。這種發展當然有其優劣,但卻已成不可避免的趨勢。值得慶幸的是,在這個世紀的人仍保有對傳統的尊重。我們依舊會希望傳統的事物、遊戲、語言可以流傳後代。但是在商業化、制度化之後,這些傳承下來的“傳統”還會是“傳統”嗎?若商業化是傳承的必經之路,那我們需要思考的大概是怎麼讓“人情味”與“科技”並存。高齡社會匱乏年輕人。但有什麼是只有年輕人可以帶給高齡社會的嗎?活力,甚至是技術知識,他們都有。我所能想到的缺失或許是“傳承”及“交流”二環。由此,我認為,相較起讓高齡社會融入科技社會,或許讓傳統理念與科技發展取得平衡,才是我更傾向於的研習方向。
洗衫窟仔-早期供婦女們洗衣之用
與三芝社區團隊大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