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紀錄】從不同的角度談「飲食」

從不同的角度談「飲食」

課程助教、撰文 / 鍾惠淳

本學期「飲食與文化:從歷史到當代生命關懷」課程中舉辦四場系列演講,雖然從不同的方向切入,但皆以「飲食」為核心要旨,講述了食物在人際關係的相處往來,以及生活方式的建構中扮演了多麼重要的角色。食物不僅是供給生存所需的必需品,更是心理、精神上與他人建立連結,強化社會關係的緊密網絡,透過講者的分享,我們得以了解在食材的備置、烹煮與食用的背後,被忽視的文化現象。

童元昭教授的演講,首先分享了她在大溪地的田野研究,點出大溪地的華人社群如何透過飲食與生活方式來塑造自身的社會角色。她提到為了獲得法國籍的身分證明,居住在大溪地的華人會將房間佈置成「想像中」的法式場景,在餐桌上鋪上桌巾,擺上花卉,並以刀叉取代筷子作為用餐的器具。除此之外,麵包和米飯都是他們會選擇的主食。不過生活方式的法國化,往往僅是表面功夫;從烹煮食物的方式,即可看出華人社群建立族群認同的方式。比起烹煮時間較短的法國料理方式與以生食為主的大溪地傳統飲食,華人社群仍以「熱炒」為主要的料理手法,雖然有許多融合當地食材與大溪地傳統食物的新興菜餚,但當地華人在飲食的選擇上,仍以豐富調味的熱食為主。從烹煮食物的方式,即可看出掌杓人的文化養成與生長背景。

童元昭教授-飲、食好好玩

介紹大溪地的飲食與文化

邱麗玲教授與潘玲玲女士的演講,則說明了高齡飲食需要注意的要點,同時亦打破了許多對日常飲食的迷思,給予同學們相當大的幫助。

潘玲玲老師-南台灣長者的餐桌

邱麗玲教授說明高齡長者的飲食需求

張心潔教授以東南亞移民為題,讓同學們看見外籍配偶與外籍移工在台灣與亞洲各地的現狀,提醒我們正視外籍移工、配偶所遭遇的社會問題。同時亦點出了飲食在幫助外籍人士融入當地社會的重要性,透過介紹東南亞的食物與文化,當地居民得以更認識這些異文化背景的外鄉人,而對台灣食物的適應與了解,亦協助他們更快的融入台灣社會中。飲食,成為了文化與文化溝通、交流最好的橋樑。

張心潔教授以東南亞移民為題,讓同學們看見外籍配偶與外籍移工在台灣與亞洲各地的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