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課程透過與學生從生命倫理學的角度,探索老化過程中面臨的倫理議題,以達到讓學生熟悉生命倫理學和認識與探討高齡倫理議題之目的。
課程資訊
︳授課時間:
105學年度第2學期 每週二 1.2 節
︳授課地點:
Senior mind 多功能教室
(國立陽明大學 第二教學大樓 243 教室)
︳授課教師:
林映彤 / 國立陽明大學 心智哲學所助理教授
︳邀請之專家學者:
陳亮恭 / 國立陽明大學 醫學系教授、台北榮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主治醫師兼主任
張立鴻 / 國立陽明大學 人文與社會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陳彥元 / 國立台灣大學 醫學教育暨生醫倫理研究所副教授
高齡與健康整合研究中心工作人員
︳授課助教:
張芳綺 / 國立陽明大學 心智哲學研究所碩士生
授課對象 |
大學部學生 |
授課學生總人數 |
57 人 |
學分數/總時數 |
2學分 / 36小時 |
必/選修 |
核心通識 |
︳學生系所來源比:
課程說明
|課程目標
● 從生物倫理學的角度認識未來社會的倫理議題,以引發參與共創之興趣
● 認識生物倫理學,並訓練哲學思考與應用能力
● 學習如何增進學生社群與社會大眾對高齡倫理議題的了解與重視
|課程概述
本課程從生命倫理學的角度,探索未來社會面臨的倫理議題,以達到讓學生熟悉生命倫理學和認識與探討未來倫理議題之目的。
課程分為四個單元,針對三個議題進行探討。
第一單元提供學生探討倫理議題的基礎理論與概念。另外三個單元主題分別為「台灣高齡社會議題」、「神經科技與人類改造」與「人工智慧與數位化社會」議題。
每一個單元包含議題的認識與了解、未來的預測、倫理議題分析與探討。
學生作品集
本課程從生物倫理學的基礎開始,再以生物倫理的理論應用到實際的社會議題上,如高齡化的議題、認知增強、以及在人工智慧未來發展的脈絡之下,去看整個高齡議題會以怎麼樣的形式去演變等等。
「高齡與未來社會」:課程學生作品集
回饋與反思
「這科常常可以成為在醫療上的擴充,我覺得這很符合我們醫學院的學生,讓我們增加許多課程上學不到的倫理知識。我相信到之後我們踏入社會,也定能在我們的專業領域下發揮此知識,學以致用。」
「在這個邁向高齡化的社會,我認為暸解老人的議題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認為這個課程對我很有幫助,除了可以了解家人的一些想法外,還可以為自己以後會遇到的事先做一些準備。」

上課情景

開放課程-陳亮恭老師「超高齡社會的樣貌」

作業鼓勵學生發展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