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社會的科技與社會研究

一般而言,台灣將於明年(2018)成為一般說的高齡社會,我們過去「科技(含醫療)與社會」的研究與教學,似乎還缺了這一塊「科技與高齡社會」,而且這個STS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議題在台灣也將越來越重要(大約在2026年,台灣很可能成為「超高齡社會」)。但不同於過去討論高齡社會的焦點,常集中於無行動能力或長期臥病在床老人的醫療照顧,台灣65歲以上神智清楚、行動自如的資深公民(大約可到75─80歲)數量很大,且越來越多,那麼,STS 如何發展出一些與科技相關的策略與設計,來協助這些資深公民(雖然絕大部分已退休),讓他們對社會可以做出更好、更有意義的貢獻,這也會是我們這門課的重點。

課程資訊

授課時間:

106學年度第1學期 每週一 7.8 節

授課地點:

Senior mind 多功能教室
(國立陽明大學 第二教學大樓 243 教室)

授課教師:

傅大為 / 國立陽明大學 科技與社會研究所 教授
嚴如玉 / 國立陽明大學 心智哲學研究所 助理教授

邀請之校內外專家學者:

校外:
郭力昕 / 政治大學 廣播電視學系 副教授
社區資深公民

校內:
林宜平 / 科技與社會研究所 副教授/所長
范玫芳 / 科技與社會研究所 教授
郭文華 / 科技與社會研究所 教授
陳嘉新 / 科技與社會研究所 助理教授
周月清 / 衛生福利研究所 教授
傅立葉 / 衛生福利研究所 副教授
梁莉芳 / 衛生福利研究所 助理教授

授課助教:

曾翊晴 / 心智哲學研究所 碩士生
陳宇貞 / 心智哲學研究所 碩士生
趙子翔 / 科技與社會研究所 碩士生

授課對象

大學部學生

授課學生總人數

28人

學分數/總時數

2學分 / 36小時

必/選修

博雅通識

學生系所來源比:

醫技系

4%

醫工系

4%

醫學系

29%

護理系

4%

生科系

4%

不分系

3%

藥學系

1%

牙醫系

4%

物治系

2%

課程說明

課程目標

● 培養學生具備高齡的人文與社會科技素養
● 習得科技的社會研究、科學史、與科學哲學基礎知識
● 探索資深公民的科技與醫療參與及素養為何
● 實際了解資深公民的生活經驗
● 應用高齡的人文與社會科技素養提出高齡社會議題的解決方案

 

課程概述

本課程分為四個單元。

第一個單元是在高齡社會中的科技與社會導論。本單元將探討下列議題:甚麼是高齡社會的特色?台灣的高齡整體形象為何?而台灣各地方目前分別的發展趨勢又是什麼?如何設計高齡者所使用的科技物?如何以老年賦權為核心進行都市建設?如何進行資深公民的科技賦權與社會服務?

第二個單元是老人的醫療照顧、性別、與政策。本單元將探討下列議題:藥物與高齡社會及高齡者的新關係、老年人的照顧工作與性別關係、老年福利與照顧的政治經濟學、長照與身心障礙的國家政策議題、老年人的自殺防治與STS。

第三個單元是資深公民的科技參與及素養。從科技的公民參與到資深公民的科技參與及素養(如資深公民的防災經驗與耆老的在地知識)、資深公民的社區參與及其與Science, Technology, and Aged Society (STAS)的關係:北投訪視、現今媒體或電影中資深公民生活故事的理解與評論。

第四個單元是學生如何實踐自身的公民科技素養以提昇資深公民的科技素養。透過直接與社區資深公民面對面座談,分享與收集他們的生活經驗,從中找出最迫切需要處理的議題,並構思可能的解決方案,再與社區資深公民進行面對面座談會進行討論,並收集回饋意見。

學生作品集

【高齡社會的科技與社會研究期末報告第一組】

| 學生團隊:
醫學一李念恩 、醫學一林郁恩、醫學一洪悅庭、醫學一許富鈞

| 期末報告簡介:
本次與資深公民訪談的主題我們大致聚焦於高齡族群與醫療智能科技間的互動模式,藉由詢問相關問題了解並推估高齡族群對此類科技產品平時的使用習慣、接受度、學習過程遇到的困難與改善自身健康的影響成效等。

【從科技物的使用建構生命的價值】

| 學生團隊:
醫學一劉晨薇 、醫學二張世旻、醫工四子悅、不分二范竣翔

| 期末報告簡介:
希望藉由了解長者們運用科技物的情形,探討科技物對於長者的生活或價值觀有無影響。

【高齡STS第二組座談】

| 學生團隊:
護理一林承宗 、護理一劉保良、醫學一林以恩

經過這兩次和人生經驗豐富的長者座談,對現今高齡社會的議題進行討論後讓我們對高齡人士內心裡想法有了更深層的瞭解,看到了他們內心真正的想法,也知道了他們對社會各階層人士的期許,明白了他們正真所需要得到的東西是什麽。他們需要更多的是社會對他們的尊重和認可,讓他們瞭解到自己在社會上存在的價值,並不是盲目的給予他們所謂的養老金或者生活優惠,滿足他們物質上的需求就能讓他們過著更好的生活安享晚年。

【高齡社會的科技與研究—第六組】

| 學生團隊:
生科二郭家誠 、不分二劉沁濂、生科二 姚亮瑜、生科二林文傑

與高齡長者的座談會,覺得是一種既有趣生動,又能更直接學習的方式。從一開始的小組討論我們必須先自行選定座談會的主題以及設計問題,到後來與長者們面對面的訪談,以及之後的檢討與改進,這是一個最好的學以致用的例子,我們可以把前半學期許多位老師、講者們教導我們關於高齡社會與科技物的一些知識,真正套用到我們的主題裡面去與長者們進行交流。畢竟,書本的內容是死的,但能有這次座談會的機會,我們能從這些長者上聽到許多關於他們的經驗和一些想法,可以再去比對看看與課堂上所學習的,我認為這種學習的方式很難得,而且比起總是在教室裡聽課、看投影片,這樣的活動能夠更激起我們的興趣。

【高齡與網路資訊信賴度】

| 學生團隊:
物輔一林怡廷、物輔一張艾箴、醫技四呂傑民、護理一黃怡璇

經過座談會,最讓我們有所長進的地方在於翻轉對高齡長者的刻板印象。首先是第一次的座談會,過程中,我們討論到網路詐騙的議題時,對方對於防止詐騙的認知比我想像的差很多(因為常聽新聞說,詐騙目標常為高齡族群,因此我也刻板地認為許多高齡者對詐騙沒有太多防範,但事實卻與此相反。)再來,在第二次的座談會中,更令我驚訝的是,我們的訪談對象比我們更會使用手機,有很多應用程式跟功能是我先前不知道的,因此另一個對於高齡族群的刻板印象:長者較不會使用科技產品,在這次座談會也有了翻轉。

 學生的話 

「這學期受老師們照顧了,在課堂中我學到很多東西,也對教學內容十分感興趣,課程教學模式也很新穎,真的是一門充實的課!」

「『STS高齡社會的科技與社會研究』確實有助於我們對資深公民使用科技產品的經驗與問題等層面有更多了解,在資深公民生活中所秉持的觀念與對社會的影響上更是使我們發現應該友善的尊重與包容。課程內容使我受益良多!」

「一學期的充實課程,老師與助教們都辛苦了!期待未來在開課時能在內容、評量等方面做得更好。這絕對是我由衷推薦的高齡STS課程!」

「這堂課給我的收穫遠大於我想像的,也謝謝老師讓大家可以接觸不同長者。」

「老師們上課都很棒,提供大量的資訊,很有啟發。」

授課老師上課情景-傅大為老師

師生討論-嚴如玉老師

「這學期受老師們照顧了,在課堂中我學到很多東西,也對教學內容十分感興趣,課程教學模式也很新穎,真的是一門充實的課!」

「從各種不同角度看待高齡這項議題,可以更加了解現在高齡的狀況並且缺乏什麼,同時又有什麼方面的幫助,社會上對於高齡的應對方式。」

「介紹的課程很多,對於許多老人議題都有了解,但是因為時間的關係有些內容沒有深入,有點可惜,之後我應該會再去選修相關的課。」

「覺得請各個老師來講不同與高齡相關主題可以獲得很多方面的知識,其中,最喜歡的活動是與高齡者的座談會,雙方互動中能夠在愉快的聊天氣氛中互相學習,更深入與高齡者的生活與社會更加熟悉。」

「講了很多STS不同方面的教授來授課,每個老師對高齡者著重點都不同,讓學生得以從不同角度切入去看待高齡長者議題。」

林宜平老師-重新設計:科技、社會與老化

范玫芳老師-資深公民的科技與素養

周月清老師-長照與身心障礙的國家政策議題

「很充實,跳脫坐在教室上課的方式,實際和長者接觸,有很多課本上學不到的收穫。也從不同角度了解高齡社會的狀況和高齡者的需求。」

「學到很多有關高齡長者生活的知識與互動模式,也改變我很多對於老人的觀點。」

「謝謝老師安排座談會,因為我的祖父母、外公、外婆都過世了,所以能和長者聊天的機會根本沒有,很開心有這是的課程。回家也跟父母談了很多相關的事,對彼此的想法也更了解。」

高齡社會的科技與社會研究座談會